詹嘉:男,1961年4月生,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,2008年被评委研究员、硕导
研究方向:主要为陶瓷之路、陶瓷遗产廊道。清华大学优秀访问学者、部人文学科评审专家,省文博评审专家、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、省优秀青年学者。主持课题国家级3项、部省级12项、地厅级10项,科研经费达40.6万元。
研究团队:詹嘉 周思中 金银珍 凌宇 齐皓
工作计划:筹建“陶瓷之路”的研究基地,主要研究分析中国陶瓷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贡献,同时与国外大学以及研究机构合作,聘请外国资深研究人员,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研究团队,展开深入研究,同时借助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途径,将成果分别以纸质与电子版两种形式呈现。
代表性学术成果:
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国家级3项、部省级8项、地厅级10项,科研经费达38.6万元。如“14-18世纪华瓷与亚欧人文艺术的交流”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“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景观的演变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“陶艺教育:科学与艺术的平衡”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暨教育部重点项目、“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”建设部软科学项目,省研究生优质课程“中外陶瓷文化交流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。
独著《中外陶瓷文化交流》省优秀教材二等奖,独撰《日本陶瓷吸收中国文化的演进》、《海上陶瓷之路的形成与发展》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,《景德镇陶瓷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》市科协优秀成果一等奖,东京亚细亚大会嘉奖。独著《中外陶瓷文化交流》中国社会出版社、《中国对日本瓷茶文化的影响》远方出版社,《景德镇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编委上海辞书出版社。独撰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8篇,CSSCI、CSCD全文收录28篇,公开研究成果文字100余万。见于中国高等教育、地理科学、人大复印资料、中华文化论坛、江西社会科学、文艺争鸣、美术与设计及中国社会科学报、中国文化报、光华日报等。如《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在欧洲文明进程中的作用》、《佛教与中国陶瓷的相互影响》、《伊斯兰教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影响》、《中国陶瓷对日本染付与赤绘的影响》、《景德镇陶瓷作坊的文化生态景观研究》、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》、《历史时期景德镇陶瓷文化景观的演变》、《古代瓷枕民俗文化探析》、《江南旅游都市与陶瓷文化》、《多种陶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》。
邀请并主持英国东方陶瓷学会秘书长Cyril Beecher“非洲东海岸康熙沉船的新发现”、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院长Rose Kerr“中欧陶瓷文化交流”学术报告。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泰国国际会议、英国华威大学中外陶瓷文化交流、日本东京世界陶瓷文化交流展、香港世界文化传播论坛、古陶瓷科技国际讨论会、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会、海外汉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、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独撰论文,并入选相关论文集出版。如《景德镇陶瓷遗产与生态研究》中国科学出版社、《天人合一的景德镇传统陶瓷生产聚落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、《徽章与纹章瓷探讨》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。
一、项目:
1
| 14-18世纪华瓷与亚欧人文艺术交流
| 国家社科基金
| 8万元
| 2014.12
|
2
| 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景观的演变
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
| 22万元
| 2011.12
|
3
| 中外陶瓷文化交流
| .江西省学位办
| | 2014.7结题
|
| | | | |
二、论文:
1
| 15—18世纪景德镇陶瓷对欧洲饮食文化的影响
|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1期
| 独撰
|
2
| 东西方纹章瓷探微
| 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1期
| 独撰
|
3
| 中日纹章与纹章瓷的比较研究
| 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1期
| 独撰
|
4
| 景德镇陶瓷作坊的文化生态景观研究
| 地理科学2012年1期
| 独撰
|
5
| 景德镇陶瓷烧制与生态景观演变
| 陶瓷学报2010年4期
| 第一
|
6
| 景德镇陶瓷作坊-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景观
| 中国文化遗产2014年3期
|
|